隨著科技的發展,這幾年電子版的閱讀比重已經遠超過實體書了,但是在不同平台上的閱讀體驗和對應的閱讀習慣有著較大的差距,在此隨手記錄一下。
PC#
辦公室有一塊豎屏用來閱讀文獻,這也是幾乎不大可能用其他設備替代的閱讀需求,因為只有在 PC 上才可以做到隨時切換閱讀內容,同時在另一塊屏幕上檢索相關資料,翻譯,或者寫作。
微信讀書的 Mac 版本在設計體驗上是 iPad 版本遷移過來的,並沒有按照 PC 用戶的習慣重新設計結構化書架。在上邊看非專業書籍和連載小說的體驗一般,而且開了太多的工作窗口,很難專注閱讀。
iPad#
在平板上看非專業書籍的體驗是非常好的,頂級的屏幕素質,足夠大的頁面,流暢的翻頁,以及不被社交軟件打擾的電子環境(應該不會有人喜歡在平板上回消息吧)。
在平板上閱讀專業書籍也有著僅次於 PC 的體驗,最大的缺陷是過重導致無法長時間手持,以及分屏操作的繁瑣不便。
電子書#
因為閱讀習慣的緣故,我使用的是 10 英寸左右的文石,購買的時候看重了能同時滿足閱讀 PDF 文檔與使用微信讀書的能力。
實際體驗下來,閱讀文獻還是有些過於強人所難了,分割後的頁面閱讀上下文需要來回切換,不分割則眼睛看瞎。一個例子:我在看 "the wisdom of the few" 這篇十幾頁的市場學文章的時候來回翻頁了超過一百次。
看非專業書籍和連載小說則是非常完美的體驗,因為相比 iPad 和紙質書都更輕便,也不需求外部光線環境,續航非常長,容易專注閱讀。微信讀書的電子書版本做得也相當不錯,完全感覺不到手機軟件的遷移感,可以把幾百本書都下載完離線閱讀,顯然是為這極少數用戶花過心思的,這在目前的中文互聯網應用界難能可貴。
手機#
手機幾乎只能用來閱讀連載小說了,不只是因為硬件條件限制,還受到使用習慣的影響。
因為絕大多數用戶使用手機閱讀的緣故,近年的連載小說段落都非常短,幾乎放棄了所有的長句式與上下文敘事,以滿足手機用戶快速閱讀的習慣。在習慣於手機一頁屏幕就能包含好幾個段落的閱讀之後,用手機閱讀非專業書籍就越來越艱難:隨處可見的需要好幾頁才能看完的長短落讓手機用戶很難跟上節奏。
絕大多數手機軟件的信息流設計都是讓用戶能 "一塊屏看到底",因為我們在事實上已經習慣了快速切換信息來源與淺閱讀。我在手機上稍微看幾十頁就會產生 "看一下其他軟件吧" 的衝動,閱讀效率遠低於其他設備。
總結#
從我個人的體驗上看,閱讀設備和閱讀習慣還是存在著雙向篩選,選擇合適的平台與工具有助於調整閱讀習慣和篩選信息源。
總之,還是要盡量多讀信噪比高的書和好文章,少看一些充滿短期信息和情緒的推薦流,尤其當我們身處劣幣驅逐良幣的中文互聯網時。
近日閱讀推薦
專業文獻/書籍:
High-resolution image reconstruction with latent diffusion models from human brain activity
Augmented Language Models: a Survey
Impromptu: Amplifying Our Humanity Through AI
非專業書籍:
運氣的誘餌
體驗引擎:遊戲設計全景探秘
一個人的電影
讀懂中國改革:新一輪改革的戰略和路線圖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連載小說:
蓋世雙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