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老粉對 2021 年上映的黑客帝國續作的一系列感受。
初見
大概在小學的時候看了黑客帝國三部曲,被當時先進的特效場面和流暢的打鬥動作震撼到。複製與追殺,子彈時間,以及各個武術流派的招數交叉,在那個時候的電影,哪怕是引進的配額片裡,都是從沒看到過的。額外地,沃卓斯基們對水在鏡頭裡的作用有獨特的理解,於《V 字仇殺隊》裡也有展示,不過最經典的依然是 Matrix 三部曲的消防龍頭下和暴雨中的戰鬥場景。
從場面上來說,當時的國語片幾乎看不到這麼有張力的畫面。國內後來的大導演們還在摸索自己的美術風格:張藝謀的黃土地風格已經成型,但團體操和新式武俠還沒搞明白(直到前兩年還在實驗,例如《影》);張凱歌的單個鏡頭很漂亮,但整體割裂,故事講不好(至今如此);馮小剛還在用王朔的本子,拍的與其說是電影不如是超長小品;至於侯孝賢,楊德昌,姜文們,當時的電影院和影碟店都還不是他們的地盤。至於當時風靡的港片,王晶,成龍,周星馳們風格成熟,但作品多以小橋段見長,而非整體立意與大場面調度。銀河映像時期的杜琪峰倒是有很多有意思的作品,例如《神探》和《以和為貴》,可惜後來北上後再無新意,感覺黑社會系列的第三部是拍不出來了,倒是銀河映像的老班子後來還有一部《樹大招風》作為絕唱。
港片與合拍片的打鬥雖然也漂亮,但是更多的是為打而打,尤其是以洪金寶成龍為首的一班龍虎武師出身的演員,但凡是他們的電影,劇情再不合理也一定要多打兩場漂亮的,就像印度電影裡必有歌舞一般,強行讓觀眾感覺值回票價。我一直覺得香港的動作電影成也武師,敗也武師:一開始全學邵氏,講究一個拳來腳往和罐頭音效,從大刀王五一路打到警察故事;後來武打片沒人看,狄龍都當不成大哥了,就都去拍警匪;再後來警匪也沒人看了,加上市場變化,一下子就死透了,到現在來來去去還是只有當年那幫拍警匪的老面孔。大陸片那會兒沒有執著於複製李連杰反而是一件好事,電影創作的多元化可以很好地對沖市場變化的風險。
後續
扯回來,一部好作品一定是能讓觀眾在人生的不同階段看到不一樣的內容的。中學後,我相對更多地接觸了電腦和網絡,學會了用洋蔥路由,上公共文件伺服器,訪問各種奇怪的論壇,接觸了一些腳本小子,甚至在 2012 年左右就知道比特幣的概念。那個時候又看了一遍《Matrix》三部曲,關注點就在於劇中對於 “母體”,“選擇”,“回收站”,“可能性” 等概念的闡述和設計之上了,後來又受此影響,補了一大票反烏托邦派作品,包括《攻殼機動隊》,《銀翼殺手》,《EVA》等。
這幾年倒是沒有再看一遍,但是有認真玩了《Cyberpunk2077》,強尼銀手的搖滾角色塑造以及二位一體的設計還是很棒的,而且對托拉斯的形象塑造不像很多當代作品那麼生硬,而是有點《生化奇兵》的感覺,沉浸式體驗時的那種無力感真的挺強。在全結局通關以後,雖然故事已經結束,但總感覺還差點什麼沒有講到,最後陰差陽錯地在這個續作裡補完了。(至於《John Wick》系列,為了生活接這種活,不寒碜。)
觀前
大概是在 21 年 9 月初的時候,看到了這部續作的預告,還有一個很酷炫的官方頁面,當時真的感覺非常驚喜,興沖沖地跑去看了還給朋友們安利。但是過了幾天仔細想想,按照現在的市場環境和華納的尿性,這部鐵定是狗尾續貂,壓根不可能按照原作的定位去拍一部符合期望的作品出來。這年頭誰不喜歡合家歡爆米花,哪還有觀眾願意一坐兩三個小時去聽一個製作成本高昂卻負面晦澀的故事;炒 CP,談多樣性問題,搞脫口秀,都是比賽博利維坦更好的文娛投資選題。
但說到底,一個合格的粉絲就應該有面對系列作爛尾的勇氣,所以還是決定拿一大塊時間出來看這部續作。因為有庵野秀明這樣的前車之鑑,單純的爛尾都不會算是什麼太差的結局。
其中還有一個小插曲,就是後來虛幻五專門出了個聯動短片,又恰好趕上 Epic 的聖誕活動,我就把新版本的虛幻引擎下了回來,捣鼓了一下宣傳裡的新特性。只能說我好像確實忘了怎麼寫遊戲的腳本邏輯了,連個最簡單的 Demo 都沒改出來。
影評
開局是一個常見的好萊塢套路,像 007,諜中諜一樣,用一個典型的衝突短片做開場帶動情緒並展示出場人物。正當我這樣想的時候,青澀版 Morpheus 突然就出來了,然後鏡頭就切到了 Mr. Anderson 這邊,開始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從這裡開始,幾乎就是粉絲向的的番外內容了:Anderson 成了與周圍格格不入的頂級遊戲製作人,開發了聞名的 Matrix 三部曲(在前作裡這個角色可是逼格滿滿的設計師),被老闆施壓,灌咖啡,見心理醫生,吃藍色藥丸,上跑步機,洗澡,開冗長的會議,並附帶三部曲名場面的閃回;公司宣布 Matrix 重啟之後,大家開始一起吐槽老東家,吐槽市場部,吐槽非要拍續集,每個人開始說自己對 Matrix 重啟的理解;在咖啡店遇到了似曾相識的成家後的 Trinity,而且名字成了爛俗的 Tiffany,仿佛過去的經歷都只是中二時的幻想,人到中年才開始面對現實。
這一段劇情把創作的過程和三部曲的成功進行了解構,從另一個角度剖析了創作者在意識到自己很難再創造出超越過去的作品後,在續作中如何與自我和解的過程,這個過程自然會有大量的自我否定和痛苦包含在內;不過好萊塢工業片的一個優點就是,觀眾可以不用真的跟著創作者去走完整個痛苦的過程,那個喜歡讓作品中的角色甚至觀眾和自己一起體驗痛苦的混蛋已經完成和解跑去拍特攝片了。
在這一段裡,每個角色都是創作者人格的一部分。“既然你們都覺得我這部電影沒法拍續集了,那乾脆就直接給你們看這玩意兒是怎麼來的吧。” 導演大抵是這麼想的。
和 Trinity 重逢後,兩個人用一種 “其實我們就是 Neo 和 Trinity,觀眾也都知道,但現在就是要假裝是 Anderson 和 Tiffany” 的狀態開始搭戲。抱怨完帶娃的艱辛後,T 直接問 A 是不是在 Matrix 用自己當主角,A 是這麼回答的:
到這裡,我覺得就已經不是 Anderson 甚至 Neo 在說話了,而是基努本人,表達了他對 Neo,John,銀手這些角色的態度,後邊還補了一句 “Maybe a little too much.”,這從他這些年不改造型本色出演也可見端倪。之後 T 才稍微把觀眾拉回了一些到故事本身,開始講自己和 Trinity 的那些 “巧合”,此處包含閃回以及 A 發現自己和 T 在倒影裡都是另一個人(前者展示在更早的鏡頭裡)。
這段自我剖析結束後,事實上的正片故事才開始。在這個版本裡因為 Anderson 被多加了一層 “這些都是我以自己為原型設計出來的” 的心靈躯壳,所以更難被從母體中拉出,就好像前作中已經到達 Zion 的人不會再懷疑自己還在母體中一樣。但是整體劇情大差不差,無非是 “The chosen one” 變成了 “The chosen two”,把原來三部的劇情刪掉大半衝突以及幾乎所有的哲學討論,Neo 和 Trinity 都快速走了遍覺醒 -> 對抗 -> 救贖的流程,我也不過多贅述了。
總結
在這個新的版本裡,虛擬與現實,存在與消逝,人類與機械,這些界限都更模糊了,一部分機械選擇了現實,一部分人類選擇了虛擬,我想這應該也是創作者想表達的新東西。但因為原作過於優秀以及可能存在的時間濾鏡,我並不覺得這些足夠支撐一部新的 “Matrix”,矩陣革命最後 Oracle 和小女孩一起看著太陽升起,應該就是這個系列最好的結尾了。
就我個人的觀感而言,其實這部作品可以分為兩部分:
- 第一部分是一部高成本大製作的沉浸式創作花絮 + 番外 + 主創團隊訪談,給老粉絲一次重溫的契機。
- 第二部分是請來原班人馬的院線級同人故事複刻,讓大家可以用現在一部院線電影的九十分鐘快速了解之前三部曲的表面劇情,跳過所有不適合消遣的內容。
從這個角度看,主創團隊也算是另辟蹊徑,找到了可以滿足新市場且不挨老觀眾罵的經典作品續作的一條新路,字幕結束後的彩蛋還用 “貓片 (Catrix)” 開了個玩笑(也許不是)。